新约总论 第二六九篇

新约总论 第九册

经历并享受基督(一)

第二六九篇 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的经历并享受基督(五)

20 行为受属天管治的一位─祂的衣服穗子
太九20~22启示,基督的行为受属天的管治─祂的衣服穗子。二十至二十一节说,“看哪,有一个女人,患了十二年血漏,来到耶稣背后,摸祂的衣服穗子;因为她心里说,我只要摸着祂的衣服,就必得拯救。”耶稣转过来,看见她,就说,“女儿,放心,你的信救了你。”(22上)
 
a 在祂的人性美德里
主的衣服象征基督的义行,穗子象征属天的管治。按照民十五38~40,以色列的男丁必须在衣服边上作穗子,一根蓝色带子(蓝色表征属天)。这意思是,他们的生活、行事受到属天限制的约束。他们受属天规范所管治、控制并限制。当主耶稣在地上时,也许就是这样穿着。衣服象征人行为的美德。主的衣服象征祂在人性里的完美行为,就是祂人性美德的完全。在主耶稣人性的美德里,有医治的能力。因此,当这有病的女人摸祂的衣服穗子,祂美德的能力就临到了她,她便得了医治。基督受诸天管治的行为所生出的美德,成了医治的能力(太十四36)。

摸主的衣服穗子,就是摸在人性里的主自己;神就具体化在祂里面(西二9)。借着这样一摸,祂神圣的能力就借着祂人性的完全,传输到摸的人身上,成为她的医治。神住在不能靠近的光中(提前六16),在基督里,借着祂的人性成了那可摸的,叫她得救并给她享受。
作为令人喜悦的一位,基督不仅是赦罪者、医生、新郎、作新衣服的未漂过的布,以及新酒;祂也是在人性美德的美丽里,有医治大能的一位。我们这些相信祂、爱祂,并读祂话语的人,已经被祂的人性美德所医治。我们越在祷告中接触祂,我们就越被医治。这个医治是一件变化的事。当我们看见这位在祂受诸天管治的行为和行动中的基督,并且接触祂,我们就得医治,被变化。这就是我们摸主衣服穗子时的经历。这穗子就是主一切人性美德的总和,而这总和产生医治的能力。在这医治的能力中,有变化的元素,能改变我们的性格。
 
b 借着那因祂的吸引力而注入我们里面的信
太九20~22里的女人,以及八5~10里的百夫长,都用同样的方式接触主,就是用信。这个女人借着信得着医治。今天我们借以得医治的信,乃是借着那因祂的吸引力而注入我们里面的信。当我们在祂的吸引中观看祂时,信就传输到我们里面。
 
21 牧人
“祂看见群众,就对他们动了慈心,因为他们困苦流离,如同羊没有牧人一样。”(九36)这里我们看见,主耶稣认为百姓是羊,祂自己是牧人。基督第一次临到犹太人时,他们如同患麻风的、瘫痪的、鬼附的、和各样可怜的人,因为他们没有牧人照顾。因此,祂不仅作医生,也作牧人服事他们,正如赛五三6和四十11所预言的。作为这样一位牧人,主耶稣行神迹,为要照顾有需要的人。祂说,“瞎子看见,瘸子行走,患麻风的得洁净,聋子听见,死人复活,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。”(太十一5)这是作牧人的主所动的慈心,为要照顾他们。作为主的执事,我们应当学习如何顾到有需要的人。
 
a 困苦流离之羊的牧人
主耶稣是“困苦流离”之羊的牧人。他们身处窘境,常遭忧患。他们困苦流离,不知往何处去。对于这样的人,基督来作牧人。作为牧人,主不是粗率的,乃是非常柔细。
 
b 动了慈心
九36告诉我们,当主耶稣看见群众时,就“动了慈心”。慈心比怜悯更深、更细、更丰富。怜悯有点是外面的,但慈心是里面的。此外,慈心比怜悯更为持久。因此,慈心比怜悯更深,更为持久。
 
22 智慧
十一19下半指明,基督就是智慧。“智慧从她的行为得称为义。”智慧就是基督(林前一24,30)。凡基督所行的,都是凭着神的智慧,就是祂自己。这智慧乃是从祂智慧的行为、智慧的行事,得称义、得表白。
 
a 从神给我们的智慧
林前一30告诉我们,基督成了“从神给我们的智慧”。基督成了从神给我们的智慧,指明有一种传输,是基督作为从神给我们的智慧,为着我们日常的经历。基督应当不断成为从神给我们的智慧。基督作为智慧,应当不断地从神流到我们,在我们的经历上,作我们现时、实际的智慧。我们若与主是一,接受祂的分赐,祂就会作为智慧传输到我们里面。日复一日,时时刻刻,我们应当活在灵里,操练我们的灵,呼求主耶稣的名。我们若这样作,就会享受基督,并得着祂作我们的智慧。这就是基督作为从神给我们的智慧。
 
b 智慧从她的儿女得称为义
在路七35主耶稣说,“智慧从她所有的儿女得称为义。”凡相信基督的人,都是智慧的儿女,就是那称义基督和祂的行事,以及跟随祂作他们智慧的人。
太十一19下半说,智慧从她的行为得称为义。路七35说,智慧从她的儿女得称为义。我们乃是智慧的儿女。基督的行为乃是产生我们作智慧的儿女。
 
23 安息
太十一28~29启示基督是安息。我们若取用基督作我们的智慧,我们也许变得非常忙碌。为这缘故,取用基督作我们的智慧,需要借着取用祂作我们的安息来平衡。
 
a 从劳苦重担中得安息
“凡劳苦担重担的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必使你们得安息。”(28)在此主耶稣发出呼召,要人到祂这里来,从劳苦重担中得安息。这节所提的劳苦,不仅是指为了遵守律法诫命和宗教规条而努力的劳苦,也是指为了工作成功而奋斗的劳苦。凡这样劳苦的,总是担重担的。因此,主呼召劳苦的人到祂这里来得安息。安息不仅是指从律法与宗教,或工作与责任的劳苦并重担中得着释放,也是指完全的平安和完满的满足。
 
b 负祂的轭,且跟祂学,而得安息
在二十九节主耶稣给我们安息的路:“我心里柔和谦卑,因此你们要负我的轭,且要跟我学,你们魂里就必得安息。”主的轭,祂的生活方式,乃是安息,但我们的轭却是重担。因此,我们不该负我们的轭;反之,我们该负主的轭,就是祂的生活方式。
负主的轭就是接受父的旨意。这不是受律法或宗教义务的规律或支配,也不是受任何工作的奴役,乃是受父旨意的约束。主耶稣过这样的生活,并不在意别的,只在意父的旨意(约四34,五30,六38)。祂将自己完全降服于父的旨意(太二六39,42)。因此,祂要我们跟祂学。跟祂学不是外面模仿祂,乃是在我们的灵里借着负祂的轭来翻印祂;神的旨意就是我们的轭(十一29上,彼前二21)。神的旨意必须成为我们的轭,我们也必须将自己的颈项放在这轭内。

主耶稣说,我们若负祂的轭,且跟祂学,我们魂里就必得安息。负主的轭、跟主学,就叫我们的魂得安息;这是里面的安息,不是任何仅仅在本质上是外面的事物。最困难的事,就是我们魂里得安息。人会失眠,是因为他们的魂受搅扰。然而,借着负主的轭、跟祂学,我们魂里就有分于祂那满足中的安息(太十一28下,29下,30)。
 
24 比殿更大的一位
基督是那比殿更大的一位(十二6)。在旧约里,殿就是神的家(王上六1)。殿建立在石头的根基上(五17,六37),用石头、香柏木和松木,包上金子,建造而成(7,9,15~16,18,20~22)。石头表征变化过的人性,香柏木表征在复活里的人性,松木表征经过死的人性,金表征神性。因此,在殿这一面,我们看见借着死并在复活和变化里之人性与神性的调和。用这些材料所建造的殿,预表基督是真实地殿,就是那比殿更大的一位。

在太十二6主耶稣宣告说,“我告诉你们,在这里有比殿更大的。”这话是就着三至四节的历史事例说的。大卫和他的跟从者不是祭司,却进入神的殿,并吃了陈设饼。他们这样作完全是合法的,因为他们在神的殿中。这事例说明一个重要的原则,就是在殿之外,一切都是凡俗的。然而,当东西被带进殿里时,就被殿圣别。在殿里,每样东西、每个日子、每件事、和每个人都是圣的。这个原则在基督这比殿更大的一位身上,也是一样的。我们凡是在基督之外所作的,都是不合法的;但我们在基督里所作的一切,都是合法的。
 
a 为着食饱祂的跟从者
基督是比殿更大的一位,为着食饱祂的跟从者。法利赛人批评主的门徒在安息日掐起麦穗来吃时,主说,“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,你们没有念过么?他怎样进了神的殿,他们且吃了陈设饼,就是他不可吃,跟从他的人也不可吃,唯独祭司才可吃的。”(3~4)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饿了,照样,基督和祂的门徒也饿了。因此,这里的上下文清楚指明基督是真的殿,比殿更大,为着食饱跟从祂的人。
 
b 以祂自己作圣别的食物─陈设饼
作为那比殿更大的一位,基督以祂自己作圣别的食物─陈设饼(4)─食饱我们。四节的陈设饼指圣别的食物,就是殿里桌子上的饼。陈设饼表征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供应(约六35,57)。更专特的说,陈设饼表征基督是神祭司的食物,因为只有祭司才有资格在圣所。今天所有在基督里的信徒都是祭司;在祂这真的殿里,我们可以享受祂作圣别的食物。

在陈设饼桌子上陈列着十二个饼。十二这数字表征永远的完整与完全。基督是我们永远的饼;我们乃是永远的享受祂作陈设饼,圣别的食物。
 
25 安息日的主
对以色列人而言,殿是伟大的,而安息日乃是大事。但有一位出现在此,祂伟大到一个地步,竟能宣告祂比殿更大,并宣称祂是安息日的主。祂大胆的向法利赛人说,“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”(太十二8)

在太十二6有一个应验预表的转换,从殿转换到主耶稣这个人位。如今在八节有维持主权的转换,从安息日转到安息日的主。基督是安息日的主,有权更改安息日的规条。当安息日,无论祂喜欢作什么,祂都能作;并且无论祂作什么,都是祂所称义的。祂是在一切仪式和规条之上;既然祂在这里,人就不该注意任何仪式和规条。
 
a 在祂的人性里─人子
主说,“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”这话指明祂在人性里的神性。祂这位人子,乃是制定安息日的神,祂有权更改关于安息日的定规。人子基督乃是在祂的人性里,成为安息日的主。
 
b 在祂里面废除守安息日
主既是安息日的主,就完全有权利废除安息日,就如祂完全有权利制定安息日。不仅如此,主自己乃是我们的安息,我们的安息日。因着我们有祂作我们的安息,我们也一直在祂里面安息,就不再需要守安息日的仪式。在祂里面,并因着祂的同在,这样的仪式就自然废除了。